• =?utf-8?Q?[WSJ]=20=E7=89=B9=E6=96=AF=E6=8B=89=E4=BA=A4=E4=BB=98=E9=87=8

    From Mobot@21:1/5 to All on Wed Oct 4 07:35:29 2023
    XPost: alt.chinese.text

    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内部电池业务为其带来了关键优势。

    _图片来源:Cfoto/Zuma Press_



    Stephen Wilmot

    2023年10月4日11:10 CST 更新



    与福特(Ford)和丰田(Toyota)等传统汽车制造商相比,特斯拉(Tesla, TSLA)的估值似乎过高。但特斯拉与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劲敌之间已经出现巨大的估值差距,这一点较少受人关注,但或许更有意义。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1211.HK, 002594.SZ, 简称:比亚迪)第三财季的业绩比特斯拉好得多,该公司正与特斯拉争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宝座。尽管特斯拉的交付量以微弱优势领先,但比亚
    的电动汽车产量首次超过了特斯拉。这些数字包括混合动力车,与特斯拉同的是,比亚迪也生产混合动力车。

    一段时间以来,这家中国领军企业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特斯拉。除了产品阵容更新颖、售价更低之外,比亚迪的优势还在于它是中国而是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冠军。虽然纯电动汽车在美国的销
    量目正在上,但此类汽车在规模更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已四分之一以上份额。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财季表现也很糟糕。随着财季末的临近,分析师纷纷下调了预期,理由是上海和加州弗里蒙特出现生产暂停,以适应Model 3的更新代,但最终435,059辆的全球交付量比
    FactSet慧甚的平均预期低了近6%。

    特斯拉交付量及预期的原因,究竟是生产和车型更新代的技术问题,还是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因为今年的价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刺激更多需求而放慢了生产速度?在该公司定于10月
    18日发布第三财季全面报告,这是个关键问题。特斯拉在销售报告中仅表示,公司将坚持2023年180万辆汽车的交付目标变。这意味着第四财季的产量需要达到约45万辆,与今年的财季平均产量
    平。

    比亚迪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该公司拥有电池业务,这使其能够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生产高质量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比亚迪使用成本较低廉的磷酸铁锂电池,而是在西方市场主导地的能
    量密度更高的高电池,并将磷酸铁锂电池直接安装在车身结构中,以此抵消性能上的劣势。

    与特斯拉同,比亚迪似乎并没有在为无人驾驶的未来做准备。瑞银(UBS)最近拆解了比亚迪的海豹(Seal)车型,发现该车型有现成的辅助驾驶功能。这个选择似乎体现了比亚迪的整体做法:领导该
    解项目的瑞银分析师Patrick Hummel说,特斯拉专注于技术领先,而比亚迪则以亲民的价格提供一项极具吸引力的整体方案。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到作为电动车早期买家的特斯拉拥趸之外的群体,未来多年,性价比可能成为电动汽车的一个关键点。虽然由于地缘政治原因,比亚迪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但该公司新近进军
    了欧洲市场。瑞银预计比亚迪将迅速抢市场份额。

    尽管比亚迪的增长景可以说比特斯拉更强劲,但其市盈率约为19,而特斯拉为59。今年年初,比亚迪的市盈率与特斯拉差多,但美国科技股的度崛起,尤其是投资者对万物AI的追,推
    动特斯拉的市盈率至远高于比亚迪的水平。这次提醒人们,特斯拉8,830亿美元的市值其实与电动汽车根本没什么关系。

    https://cn.wsj.com/amp/articles/%E7%89%B9%E6%96%AF%E6%8B%89%E4%BA%A4%E4%BB%98%E9%87%8F%E5%8F%97%E9%99%90%E5%87%B8%E6%98%BE%E6%AF%94%E4%BA%9A%E8%BF%AA%E5%90%B8%E5%BC%95%E5%8A%9B-1a221c43

    Wed, 04 Oct 2023 11:33:03 +08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

    --- SoupGate-Win32 v1.05
    * Origin: fsxNet Usenet Gateway (21:1/5)